热作模具在工作时与热态金属相接触会有什么问题?
2024-12-24 09:25:35
来源:admin
阅读量:0
1)模膛表层金属受热。如在锤锻模工作时,通常模膛的表面温度可达300~400℃,热挤压模可达500—800℃,压铸模模膛温度与压铸材料种类及浇注温度有关。如压铸黑色金属时,模膛内液体的温度可达1000℃。这样高的温度会使模膛表面的硬度和强度显著降低,为此,对 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是热塑变抗力高,该指标包括高温硬度和高温强度。高的热塑变抗力,也就是钢的耐回火性好。而加入Cr、W、Si等合金元素,通过合金化途径,可以提高钢的耐回火性。

2)模膛表层金属产生热疲劳(龟裂)。一些热作模具,特别是压铸模和热压模等,由于工作表面不断受热和冷却,会在表面出现网状裂纹,这种现象称之为热疲劳。要求热作模具材料具有高的热疲劳抗力。而影响钢的热疲劳抗力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:
1、钢的导热性:钢的导热性高,可使模具表层金属受热程度降低,从而减小钢的热疲劳倾向性。一般认为钢的导热性与含碳量有关,含碳量高时导热性低,所以 不宜采用高碳钢。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中碳钢(w(C)=0.35%~0.6%)含碳量过低。会导致钢的硬度和强度下降.也是不利的。
2、钢的临界相变点影响:通常钢的临界相变点(Ac1)越高,它的热疲劳倾向性越低。因此,一般通过加入合金元素Cr、W、Si,以提高钢的临界相变点,从而提高钢的热疲劳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