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具耐磨性跟哪些因素有关?
2025-01-10 10:15:44
来源:admin
阅读量:0
模具的磨损失效涉及两种主要类型:黏着磨损(也称粘料或积瘤)和磨粒磨损(可理解为摩擦磨损)。
黏着磨损源于模具钢中的碳化物偏析现象,导致材料内部存在众多微观裂纹。在与被冲材料接触摩擦时,这些裂纹会扩展,引发崩缺和掉块,造成模具表面不平整,进而刮伤零件。冲压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也会通过这些裂纹渗入模具内部,逐渐积累形成粘料。值得注意的是,黏着磨损与模具钢的硬度无直接关联,而是由碳化物偏析引起。消除碳化物偏析是避免模具粘料的关键。这也是一些高硬度模具钢仍易受损的原因。

摩擦磨损则取决于模具钢中碳化物组织的分布和硬度。碳化物组织由碳和合金元素构成,其坚硬且细小的分布有助于提高耐磨性。模具钢的碳含量和合金成分越高,淬火后的硬度就越高,耐磨性也相应增强。这通常被概括为“硬度提升,耐磨性增强”。
在实际应用中,耐磨性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。对于某些模具工况,仅需提高模具钢的硬度即可确保耐磨性;而在其他工况下,则需在避免粘料的基础上,通过提高硬度来增强耐磨性。在解决模具磨损失效问题时,首先需要准确判断磨损类型,然后根据磨损类型选择性能相符的模具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