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具精加工过程控制分析
模县由许多模具零件组成。非标模具零件的质量宜接影响模具的质量,非标模具零件的最终质量是靠精加工来保证的。因此,控制整理是非常重要的。实践证明,良好的精加工过程控制能有效减少零件的超差和报废,有效提高模具的一次成功率和使用寿命。
在我国大多数模具制造企业中,精加工阶段采用的方法一般是磨削、电加工和钳工处理。在这个阶段,需要控制零件的变形、内应力、形状公差、尺寸精度等多项技术参数。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,操作上有很多困难,但还是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值得借鉴。
模具精加工的过程控制
非标准模具零件加工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不同的材料、形状和技术要求进行适应性加工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,通过控制加工可以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。
根据零件形状的不同,零件大致可分为三类:轴类、板类和异形零件,它们常见的工艺流程大致如下:粗加工——热:处理(调质)——精磨——电加工——钳工(表面处理)——装郚加工,
零件热处理
在要件的热处理过程中,需要在使露件获得所雲硬度的同时控制内应力、以保证露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足寸稳定件,不同的材划有不同的外理方法。确着近年来撙具行业的发展,所用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。除了CR12、40C、CR12MOV和硬质合金外,对于工作强度高、应力大的凸、凹模,还可选用一些新材料,如V10、ASP23,这些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微观结构,
由CR12MOV制成的零件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。淬火后,工件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,在精加工或工作中容易产生裂纹。淬火后,零件应趁热回火以消除火应力。淬火温度控制在900-1020℃,然后冷却到200-20℃,出炉空冷,然后迅速回炉220℃回火。这种方法称为一步硬化工艺,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,对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有很好的效果。生产中会遇到一些边角多、形状复杂的工件,回火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。在精整之前,需要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多次时效处理,以充分释放应力。
对于V10、APS23等粉未合金钢零件,由于能承受高温回火,淬火时可采用二次淬火工艺,先在1050-1080℃淬火,再在490-520℃多次回火,可获得较高的冲击韧性和稳定性,非常适合以碎裂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。粉未合金钢成本高,但性能好,正在形成广泛应用的趋势。